臭氧知識
創環臭氧為您分享行業知識,和臭氧知識,讓創環更加貼近您
* 新聞詳情- */>
惡臭氣體污染是指一切刺激嗅覺器官使人不愉快和破壞生活環境的氣體物質。作為一種典型的環境危害,已被許多國家認可。許多發達國家將其視為研究和特殊立法的單獨危害。在日本、歐美等諸多工業領域,固定床活性炭吸附除臭技術等已有一定的歷史。近年來,我國也開始重視惡臭的監測監測,制定了部分惡臭化合物的排放標準(GB14554-93)及配套分析方法。惡臭污染的目標之一是達到gb14554-93規定的惡臭物質(氨、三甲基、硫化氫、甲硫醇、甲基、二硫化碳和苯乙烯等)排放標準,最終目標是消除惡臭,創造一個無味的工作和生活環境。惡臭物質的氣味強度隨著實驗而增加。據資料顯示,給予人的氣味量(即氣味的強度)與氣味物質的對比量和嗅覺刺激的量成正比,兩者的關系符合韋伯-費希納定律。
I=K×logC+a(1)
式中:I——人對嗅覺的感覺量,臭氣強度;K——常數,惡臭物質不同,K值不同;C——惡臭物濃度;a——常數,惡臭物質不同,a值不同。式(1)說明,既使把惡臭物質去除90%,人的嗅覺所感覺臭氣濃度卻只減少了一半還少。這決定了##惡臭比##其他大氣污染物更困難,要消滅惡臭,比達到排放標準還要嚴格幾十倍至上千倍,因此加強惡臭污染治理顯得尤為重要。
目前國際國內治理惡臭的手段主要采用:
1,直接燃燒法。
2,催化氧化法
3,UV催化光解法.
4,活性炭吸附法.
5,液噴淋法.
6,生物降解法等等.它們在不同程度上存在設備投資高,運行成本高,處理氣量小,工作不穩定,脫臭效率不高,存在二次污染等等問題。
二、臭氧氧化技術原理免費試用!歡迎電話詳詢!
惡臭氣體的主要成分為氨、硫化氫、硫醇、羥基苯、胺、酰胺、吲哚、烷烴、烯烴、碳氫化合物、芳香烴、醇、醛,以及有機酸和無機物的有機化合物(VOC),包括氨的量#da,其次是硫化氫(h2s貢獻了#da)的惡臭,這些成分是零件設計中的一個關鍵考慮因素。綜合對比研究酸吸收、堿吸收和中性吸收的吸收特性。根據上述廢氣化合物的特點,采用臭氧氧化()化學吸收法作為廢氣處理技術的預處理,臭氧是一種##中性化學吸收抗氧化劑,無二次污染,氧化后分解氣體后還原氧(02)和水(H2O),揮發性低,裂解游離態污染物的惡臭氣體分子和臭氧氧化結合小分子成無害或危害較小的化合物,如CO2、H2O和很快。
化學吸收部分應用濃度為1~10%(質量)的臭氧氣體,如溫度高可適當加水,提高臭氧氧化性能。臭氧氧化后氨去除率為95%,硫化氫去除率為60%?;瘜W吸收(氧化物)廢氣中氨氣、硫化氫的惡臭降低了很多,此時廢氣中硫化氫和有機成分的濃度很低,通過大量的數據收集和分析,以進一步降低低濃度的惡臭氣體,同時也可以采用吸附法,是進一步處理惡臭氣體的有效方法。
只需要設置相應的排氣管和排氣電源,使異味氣體通過設備進行除臭分解凈化,無需添加任何物質參與化學反應。臭氧對除臭水非常有效。除了工業污染外,水中的異味物質還可能是由微生物引起的,如土壤臭、霉臭、藻臭等。根據微生物研究,空氣中良好的放線菌在水中有霉味;臭是因為放線菌會產生殺死細菌的抗生素。研究結果證明土臭素(C12H18O22)是水中微生物的代謝產物,這種有霉味的化合物稱為粘蛋白(C12H18O2)和惡臭等。加入4.8ppm臭氧,50度的惡臭可以變得無味.在小型實驗室裝置中加入 2ppm 的臭氧,可以將氣味水平從 20 降低到 0。
實驗證明,臭氧注入率在去除水中25度以下的異味時為0.1-1.5PPM。處理惡臭氣體的能力與惡臭氣體的成分和濃度有很大關系。所需的設備處理能力取決于惡臭氣體濃度的平均設定和惡臭氣體出氣量的計算。
推薦閱讀:制藥廠GMP車間臭氧發生器消毒殺菌管理
請您留下聯系電話,稍后給您發送一份詳細產品報價資料!